鉴定胎儿性别对一些性染色体连锁疾病如杜氏肌营养不良、先天性肾上腺皮质增生等有极大好处。通过性别鉴定,对可能怀有出生缺陷胎儿的孕妇,早期终止妊娠,可以减轻家庭和社会的负担。
而胎儿 RhD 血型的鉴定,则对减少由 RhD 血型不合引起的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有重要临床意义。RhD 阴性初产妇,若孕育 RhD 阳性胎儿,早期预防性注射抗 D 抗体,可以大大减少新生儿溶血症的发生。
一般来说,要鉴定胎儿性别、RhD 血型和染色体异常只有通过分析胎儿的 DNA 才能实现。最开始只能通过侵入性的检查手段如羊膜腔穿刺获取胎儿 DNA 样本,但这一技术约有 1% 的风险导致孕妇流产,临床操作时要十分谨慎。自从在孕妇血浆中发现胎儿游离 DNA(cell-free fetal DNA,cffDNA)后,非侵入性的产前检查成为现实。目前,在荷兰和丹麦等国临床常规使用 qPCR 法鉴定高危胎儿性别及 RhD 血型。
然而,最近有研究发现, 相比 qPCR,数字 PCR(digital PCR,dPCR)对低浓度样本检测的准确度更高。来自英国普利茅斯大学的 Sillence 教授等评价了这 2 种方法的检测效果。研究结果发表在近期的 Clinical Chemisty 杂志上。
该研究共收集了 46 名 RhD 阴性孕妇的外周血,其中 22 名受试者用普通的 EDTA 管收集,另外 24 名采用 Streck Cell-free DNA blood colletion tubes(Streck BCTs)收集。通过检测 Y 染色体特异性序列 TSPY1 和 RHD 特异性靶序列(RHD exon 5,RHD5 和 RHD exon 7,RHD7)的浓度,比较不同采血管中 cffDNA 的比例以及 qPCR 和 dPCR 两种方法的敏感性。
结果显示,采用 Streck BCTs 采集的外周血 cffDNA 的比例(≥ 4%)要明显高于 EDTA 管(﹤2%)。用 Streck BCTs 管收集的外周血样本,qPCR 和 dPCR 对 TSPY1 和 RHD7 的检测敏感性均达到 100%;而对于 RHD5 的检测敏感性 dPCR 仍为 100%,qPCR 则降为 83%。用 EDTA 管收集的外周血,dPCR 对所有基因的敏感性均达到 100%,而 qPCR 只有检测 TSPY1 基因的敏感性为 100%。这一研究说明在胎儿性别鉴定及 RHD 血型分型上,dPCR 的准确性比 qPCR 更高,尤其是采用 EDTA 管收集血液样本时。
尽管目前的大型研究均表明 qPCR 的准确性已相对较高,但由于母体细胞 DNA 的降解,造成胎儿 cffDNA 的比例相对下降,qPCR 法假阴性结果仍然存在。将来还需要进行大规模的研究以验证 dPCR 对检测胎儿性别和 RHD 血型的准确性。单就此次研究来讲,对于那些可能需要预防性注射抗 D 抗体的孕妇,dPCR 不失为一个更加安全、更加可靠的非侵入性诊断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