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术和介入放射介导的细胞培养在骨髓炎中的应用

2016-07-16 00:00 来源:丁香园 作者:江程程
字体大小
- | +

美国德克萨斯州休斯顿贝勒大学医学院儿科感染中心的 McNeil 教授等,研究比较并总结了骨髓脓腔切开引流术介导的细胞培养和介入放射介导的细胞培养两者的特点,结果发表在近日的 Pediatrics 杂志上。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AHO)是一种严重的感染性疾病,在儿童中常发生,病原体常为金黄色葡萄球菌,近几年来,耐药菌株的普及也为治疗带来了一定的复杂性。骨髓脓腔切开引流术作为一种治疗方法也为细菌培养提供样本,而介入放射介导的方法作为一种新的样本收集手段,相对来说侵入性更小,另外,还有一种传统的诊断方法为血培养,本研究围绕这三项方法展开。

这项回顾性研究对象为 250 例 2011 年 1 月 1 日至 2014 年 12 月 31 日入院的 AHO 患儿。记录有无发热,发热持续天数,发病部位,伴随症状(关节肿胀、红斑、压痛,运动受限等),有无持续性脓毒性关节炎,有无骨膜下或骨内脓肿,有无肌炎或脓性肌炎,滑膜液的细胞培养结果和白细胞数量,住院持续时间等指标。

本研究将发热定义为体温 ≥ 100.4℉,急性感染的病程范围为<28 天。排除标准为 1. 患有慢性疾病;2. 体内有骨性硬件;3. 体表有开放性损伤或穿孔;4. 发生连续感染;5. 术后骨髓炎(如心脏手术后致胸骨骨髓炎)。

该研究共纳入 250 例患儿,平均年龄 7.7 岁,8 例为新生儿,男孩 154 例。结果示:95 例(38%)有骨膜下或骨内脓肿,88 例(35.2%)有持续性脓毒性关节炎,103 例(41.2%)有肌炎,53 例(22.8%)有脓性肌炎。

血培养 231 例,其中 107 例(46.3%)阳性;切开引流术 150 例,其中 123 例(82%)细胞培养阳性,而在这 123 例引流物细胞培养中阳性的患儿中,62 例(50.4%)曾行血培养检查并呈阴性。另有 66 例使用介入放射介导的方法进行培养物收集和培养,52 例(78.8%)样本取自骨髓中心或脓腔,其余取自软组织或关节,其中 34 例(51.5%)培养阳性,而在这 34 例介放培养阳性的患儿中,18 例(52.9%)曾行血培养检查并呈阴性。

上述 3 种方法(即血培养、切开引流术引流物细胞培养、介入放射介导的细胞培养)培养阳性的患儿在病原体上无差异,本研究还统计了近几年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 AHO 的病原体,如图 1 所示。其中,病原为 MRSA 的 AHO 患儿脓腔更大,发热时间更长,C 反应蛋白值更高,住院时间更长。
图1.JPG
图 1 2011~2014 年德克萨斯州儿童医院 AHO 病原体概况(注:MSSA-甲氧西林敏感的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耐甲氧西林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其他包括阴沟肠杆菌,铜绿假单胞菌,中间链球菌,巴尔通体)

在 80 例血培养阴性而切开引流术或介放培养阳性的患儿中,68 例(85%)更换了抗生素,改变了原来的经验性治疗,使有效率增加。另外,抗生素前期治疗(术前或介入前静脉使用抗生素 ≥ 1 次)对手术和介放介导培养结果在 72 小时内影响不大,如图 2 所示。
图2.JPG
图 2 抗生素前期治疗对培养阳性率的影响 

研究认为,血培养由于培养物未深入骨髓腔,其诊断敏感性受到一定的限制。约 32% 的患儿仅能通过引流术和介放进行细胞培养诊断 AHO。引流术需麻醉,医疗花费较高,而介放的侵入性更小,准确性也较高,可用于很多不适用开放手术的患儿,尤其是骨盆处骨髓炎的患儿。

该研究表明病原体的分类在儿童 AHO 中至关重要,对抗生素的使用和预后均产生影响,其多种分类诊断方法仍需要进一步大样本长期的研究以达到临床理想化的应用,另外研究时也要注意耐药引起的菌株迁移对治疗的影响。

查看信源地址

编辑: 刘芳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急性血源性骨髓炎相关文章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