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自法国的 Valéry Brunel 等在 Clinical Chemistry 杂志上讲述了一个有趣的病例:一位诊断为慢性低钙血症的患者,却出现了高钙血症,原因何在?
一名 19 岁的男子患有先天性胸腺发育不全综合征,即 DiGeorge syndrome。同时,该患者伴有甲状旁腺功能减退,两种疾病均可导致低钙血症,但该患者恰恰相反,表现出高血钙的症状。
患者血液检验结果显示:肌酐 1.92 mg/dL(参考范围为 0.73-1.36),血钾 4.1 mmol/L(参考范围为 3.6-4.6),血钙 14.6 mg/dL(参考范围为 8.6-10.2),血磷 4.53 mg/dL(参考范围 2.7-4.7),碳酸盐 30 mmol/L(参考范围 22-29) 。
已知该患者对阿法骨化醇和碳酸钙治疗的依从性较差,临床针对这种情况,采取了激进的静脉补液措施,同时,静脉输注降钙素和二膦酸盐,以降低血浆钙浓度。
那么相关的问题来了:引起高钙血症最常见的原因是什么?在本案例中,为何慢性低血钙的病人反而会出现高钙血症?
答案: 临床实践中,甲状旁腺功能亢进和恶性肿瘤是引起高钙血症的常见原因,大部分的高钙血症由这两种疾病引起。但是,高钙血症的病因并不局限于上述原因,并且诊断起来都比较困难。
在此案例中,该男子出现高钙血症,可能是由于阿法骨化醇的沉积,引起胃肠道摄入钙质增加,这种症状被称为乳碱综合征(milk-alkali syndrome,MAS)。
患者也向医生陈述,在先前的几周内,一直有摄入牛奶。MAS 在引起住院病人高钙血症的最常见原因中排行第三。其特征为,高钙血症伴有肾衰竭和代谢性碱中毒。
因此,临床上,不能忽视 MAS 的诊断,需要询问患者,是否有过度的钙和可吸收碱的摄入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