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的尿路感染(UTIs)的诊断标准一直沿用至今,即:尿液中细菌数超过 105CFU/mL,或女性为 102-105CFU/mL 时,诊断为尿路感染。在标本收集过程中,尿液常会被正常菌群污染,一些尿道病原菌在十分低的浓度(如 102 CFU/mL)便可引起尿路感染,然而污染菌往往以更高的浓度(103-105CFU/mL)出现,这种情况实验室该如何处理?
美国 Price 等在近期的 Journal of Clinical Microbiology 上发表了一项研究结果,研究对象是盆腔和生殖医学科门诊的女性病人,研究者提出一个问题——「感觉自己是否患有 UTIs」。根据她们的主观回答,分为实验组(UTIs)和对照组(non-UTIs)。
Price 等认为,实验组病人膀胱中的少量细菌也可能是致病菌。为验证假设,他们采用导尿管插入膀胱直接取样法,分别取不同量的尿液(0.1 mL、10 μL 和 1 μL)接种于多种琼脂平板,放置于不同的孵育环境(空气、CO2和厌氧)。
结果发现,实验组培养出仅 102CFU/mL 某种细菌,仍诊断为 UTIs 且抗生素治疗有效。四个尿标本培养出 101-102CFU/mL 的重要致病菌,如粘质沙雷菌;对照组,0.1 mL 接种量的尿标本,培养出超过 103CFU/mL 的细菌。那么,这种情况应该考虑为真正的感染还是只是无症状细菌定植?
对于有复杂尿路感染的女性,需要解决两大问题。首先,确定真正感染并抗生素治疗与否的 CFU/mL 临界值;第二,临界值是否因尿道病原菌的不同而不同。
在对比了不同接种和培养方法后,Price 等提出了一种简易的改进的尿定量培养(EQUC)——即 0.1 mL 尿接种于血平板、麦康凯平板和粘菌素-萘啶酸平板,置于 35℃、含 5% CO2环境中孵育。自述有显明 UTIs 症状的尿标本均培养阳性,改进后培养敏感性升高。导管取样的培养方法的确应该与中段尿培养不同,显然不是所有的尿液标本需要执行改进的 EQUC 方案。
Price 教授的文章指出了一个正确方向,目前更为迫切的是微生物实验室应该与感染科、泌尿科、女性健康专家和药剂师等联合起来规范尿培养和 UTIs 治疗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