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哎,小超过来看一下,今天普外科这边的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结果好奇怪啊。」
听 L 姐这么一说,我很好奇会有怎样的现象,走了过去,「有啥奇怪的哇?」
「你看,其他科室都没这个现象,普外科那边凝血四项的结果都出来了,其他三项都在参考值范围内,而偏偏 APTT 就是比参考值高了几个单位,也不算太高。如果这些病人的 APTT 结果都属实的话,那真的巧合的不得了了。」
「质控在控吗?」
「当然在控啦。」
「标本有问题吗?」
「就外观来看,没看出有啥异常。」
「这么说,很可能 APTT 是假性延长,有篇文章就有说引起 APTT 假性延长的因素中,分析前标本的采集占 78.29%,分析中的原因占 21.8%。看来要和临床那边沟通一下。」
我们知道,APTT 延长多见于内源系统因子先天性缺乏,例如血友病,Ⅷ、Ⅸ、Ⅶ缺乏症,严重的因子Ⅴ、Ⅹ减少或凝血酶原和纤维蛋白原缺乏。内源系统因子获得性缺乏或异常多见于肝病、弥漫性血管内凝血(DIC)、血循环中抗凝物质存在。再回到普外科,那些病历大多都是与以上影响因素无关。
经过与临床沟通后,发现以下问题:抽血的新护士,当时她为使病人尽量少挨一针就直接从静脉留置管取血,不是肘静脉血。虽她的出发点是没错,也可以理解,但对于检验人来说,却是不能接受的。为什么?
静脉留置管采血不适合用于 APTT 的检测,当然,动脉留置管也不适合。
原因是可能与留置管内肝素残留有关。肝素可加速抗凝血酶-Ⅲ对凝血蛋白酶的灭活作用,在肝素的存在下,抗凝血酶-Ⅲ通过其反应位与丝氨酸蛋白酶活性位之间形成 1:1 克分子结合的复合物, 从而抑制凝血酶、因子Ⅸa、Ⅹa、Ⅺa, 以及其他丝氨酸蛋白酶的活性。
留置管常规用 10-100 U/mL /d 肝素加入 0.9% 氯化钠注射液 3-5 mL 进行封管。
凝血酶原时间(PT)反映血浆中凝血因子 I、Ⅱ、V、Ⅶ、X 的水平,是外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实验;APTT 能监测内源性凝血因子 I、Ⅱ、V、Ⅷ、Ⅸ、X、Ⅺ、Ⅻ,是内源性凝血系统较为敏感和常用的筛选实验。所以残留肝素对凝血酶原时间(PT)结果的影响大于 APTT,这对于普外科出现 APTT 都略高,而凝血酶原时间(PT)在参考范围内是可以理解的了。
那有啥办法能纠正一下静脉留置管取得的血?也许大家会说,增加弃血量应该能改善部 APTT 结果。然而,就算动脉留置管弃血 10 mL 后或中心静脉留置管停止输液 5 min,弃血 5 mL 后从其管端取血也不足以消除肝素的影响,而且也不符合临床实际情况。
也就是说,为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也算是验证,要重抽复查了。不出意外,第二天的复查结果出来了,发现绝大数的 APTT 缩短至参考范围内。
其实,除了留置管的肝素,引起 APTT 的延长或缩短的因素是包括多方面的:抗凝剂与血量的比例、溶血、脂血、黄疸血浆、小部分凝固标本、测定的温度、时间的准确、试剂的优质、操作规范等等。其中,丛玉隆等提出:凝血常规检验要求自采血到测定在 2 h 内完成。
当检验结果出现异常,先检查检验自身环节,后与临床科室沟通,直到找到问题所在,再解决问题,试验结果必须结合临床进行综合分析。
本文由作者独家授权丁香园发布,转载需注明出处并取得授权
参考文献:
1. 史光霞. 78 例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假性延长原因分析.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0,12(7).
2. 丛玉隆, 张明朋, 任珍群.血液学检验分析前质量控制的重要因素-标本的采取及控制. 中华医学检验杂志. 1998, 2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