检验前先给标本「相相面」

2016-11-06 20:10 来源:丁香园 作者:位冒冒
字体大小
- | +

当我值班时,经常遇到外观异常的标本,每次遇到外观异常的标本时,我都会简单询问一下患者的病情,有很多人是因为自己发现异常才前来求医的,比如,身上有许多瘀斑或出血点、出现红色尿、大便带脓或带血等等。对于专业人士来讲,异常的标本外观可能是某种疾病的预示和征兆。

佛曰:相由心生;相,即现象,心,即本质。而对于医学检验专业来说,现象相当于检验标本的量、外观、颜色等等,本质相当于检验项目的结果。现象和本质之间具有唯物主义辩证关系,就像检验标本的量、外观、颜色跟检验项目结果的关系一样,双方之间存在着密切联系。

因此,虽然不能根据标本的外观、颜色等情况直接断定检验结果,但还是可以根据标本的外观大致判断标本的大致情况,对日常检验工作也具有一定的提示性意义。那么,双方具体存在着怎样的关系呢?我们将从几种不同标本类型的理学检验(标本的量、外观和颜色等)入手,简单讲一下其背后所蕴含的意义。

血标本

一般情况下,静脉抗凝全血的外观、颜色不具有提示性意义,但当静脉血颜色呈现樱桃红色时,常提示一氧化碳中毒;当呈现牛奶样乳白色,常提示白血病的可能。正常血清(血浆)呈淡黄色、比较清晰透亮,外观异常的血清(血浆)标本主要有溶血、黄疸、乳糜血等。

1. 溶血是因各种原因造成的红细胞破裂,内容物溢出,使血清(血浆)呈现红色,可造成对血钾、乳酸脱氢酶、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酸性磷酸酶等检验生化指标的干扰。

2. 黄疸是因为血清(血浆)标本中胆红素浓度增加造成的,使血清(血浆)呈现深黄色,可对产生红色和黄色化合物的比色反应造成影响,也会对某些氧化还原反应产生干扰,如尿酸酶法测定尿酸以及氧化酶法测定葡萄糖、胆固醇、甘油三酯等等。

3. 乳糜血是由于血清(血浆)标本中乳糜微粒增多引起的,使血清(血浆)标本呈现浑浊乳白色或淡黄色,对依靠比色法和比浊法的检验项目会产生干扰,即使使用两点法或连续监测法也不能完全排除干扰,餐后短期内、输注静脉内营养以及急性胰腺炎时均可见血清(血浆)标本乳糜血外观

尿标本

尿液标本的量、外观、颜色变化比较多,也是所有标本中最具有提示性诊断意义的:

1. 尿量:正常成年人的尿量为1000~2000ml/24h。平时检验工作中无法见到或统计患者的尿量情况,唯有一些需要统计患者24小时尿量的情况时才可知道该数据。关于多尿少尿和无尿之间的对比及其临床意义,总结如下表:1.png

2. 尿液外观及颜色:尿液正常为淡黄色,清晰透明。其异常外观有浑浊、沉淀、肉眼血尿、血红蛋白尿、胆红素尿、乳糜尿、脓尿、菌尿和结晶尿等,浑浊尿的鉴别详见《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尿液部分;病理性的尿液颜色变化也有其相应的临床意义,由于已有很多文章对此进行描述讲解,在此不再赘述,总结如下表:filehelper_1478163983986_71.png

粪便标本

正常成人粪便为黄褐色软便;婴幼儿粪便为黄绿色或金黄色糊状。在某些疾病的情况下,粪便标本的外观及颜色也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1. 外观:①粘液样便常见于各种肠炎和急性血吸虫病等;②鲜血便常提示下消化道出血;③脓便和脓血便,常见于细菌性痢疾、阿米巴痢疾、溃疡性结肠炎、肠癌等;④柏油样便,在排除服用铋剂、活性炭后,常提示上消化道出血(出血量超过50ml);⑤胶冻状便,常见于肠易激综合征;⑥稀糊状便见于各种腹泻;⑦白陶土样便提示胆道梗阻;⑧米泔水样便常见于霍乱、副霍乱;⑨球形硬便提示习惯性便秘;⑩乳凝块便见于婴儿消化不良等。

2. 颜色:①鲜红色提示下消化道出血等;②暗红色见于阿米巴痢疾;③灰白色提示胆道梗阻;④黑色提示上消化道出血或服用铋剂、活性炭。

精液标本

按照精液标本采集规范采集标本。

1. 液化:超过一小时精液不液化,提示前列腺炎的可能[4]。

2. 量:正常标本量为2~6ml。如精液仅数滴或排不出,提示无精液症,常见于淋病、结核或非特异性炎症等;精液量少于1.5ml时提示精液减少,常见于精囊腺和前列腺病变;精液量超过8ml时提示精液过多,常提示体内雄激素浓度明显升高。

3. 外观:正常精液为灰白色、乳白色,液化后呈半透明,微浑浊。鲜红色、暗红色的血精,常提示生殖系统的炎症、结核、肿瘤或结石等情况;黄色、棕色的脓性精液常提示精囊炎、前列腺炎等情况。

阴道分泌物

正常阴道分泌物为白色稀糊状,无气味;其量随月经周期会有所变化,一般不在月经期采集标本。阴道分泌物具有很多异常的外观及颜色,也分别提示相应的临床意义。

①大量无色透明:应用雌激素后、卵巢颗粒细胞瘤;②脓性带臭味:滴虫、化脓性细菌感染;③泡沫状脓性:滴虫性阴道炎;④豆腐渣样:念珠菌阴道炎;⑤带血丝:宫颈息肉、子宫黏膜下肌瘤、重度慢性阴道炎等;⑥血性有特殊臭味:宫颈癌、宫体癌;⑦黄色水样:子宫黏膜下肌瘤、宫颈癌、宫体癌、输卵管癌等;⑧奶油状有恶臭:阴道加德纳菌感染。

前列腺液

正常前列腺液的量为数滴~2ml,呈乳白色、稀薄、有光泽。如经多次前列腺按摩仍无前列腺液排出,提示前列腺液分泌减少或不足,常见于前列腺炎性纤维化等情况。当前列腺液呈现黄色浑浊、脓性粘稠时,常提示前列腺炎;呈现红色时,排除按摩过度,常提示精囊炎、前列腺炎、结核、肿瘤等情况。

痰液

1. 量:正常人无痰或仅少量泡沫样或粘液样痰。痰量超过50~10ml/24h表明痰液增多,常提示支气管扩张、肺脓肿、肺水肿和慢性支气管炎等。

2. 颜色:正常人的痰液呈白色、灰白色。①出现黄色、黄绿色时,提示肺炎、肺脓肿、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和慢性支气管炎;②出现红色、棕红色时,提示肺结核、肺癌,支气管扩张;③出现铁锈色,提示急性肺水肿、大叶性肺炎、肺梗死;④出现棕褐色、烂桃样,提示阿米巴脓肿、肺吸虫病;⑤出现灰色、灰黑色,提示职业病、长期吸烟者。

脑脊液

1. 外观:正常脑脊液为清晰透明。①化脓性脑膜炎时,脑脊液标本放置一两个小时可出现凝块;②结核性脑膜炎时,脑脊液标本放置12~24h可出现薄膜或纤细凝块;③神经性梅毒患者的脑脊液可出现小的絮状沉淀;④蛛网膜下腔梗阻的脑脊液标本出现黄色胶状凝固。

2. 颜色:①红色:穿刺损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②黄色:陈旧性出血、黄疸、瘀滞和梗阻;③白色:脑膜炎球菌、肺炎球菌等引起的化脓性脑膜炎;④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性脑膜炎、急性肺炎双球菌性脑膜炎;⑤褐色:脑膜黑色素肉瘤、黑色素瘤。

浆膜腔积液

浆膜腔积液包括渗出液和漏出液两种:漏出液为淡黄色、清亮;渗出液一般比较浑浊,可出现凝块。

颜色与疾病的关系:①红色:穿刺损伤、结核、肿瘤、内脏损伤等;②白色脓性:乳糜积液、厌氧菌感染;③绿色:铜绿假单胞菌感染;④棕色:阿米巴脓肿破裂进入浆膜腔;⑤黑色:曲霉菌感染;⑥草黄色:尿毒症引起的心包积液。

综上所述,我们通过对各种标本的量、外观和颜色等情况出发,可以大致判断患者的病情,并且对下一步的相关检验也具有很好的提示意义。在日常检验工作中,对标本的这些情况也要重视起来,避免疏忽引起的漏诊情况。

参考文献

[1]. 胡远霞.外观异常的血清标本对生化结果的影响[J].实用医技杂志,2013,20(8):864-865.

[2]. 朱延红,王明艳,姜楠.UF-500i尿液分析仪检测尿液有形成分的对比分析[J].中外健康文摘,2013(17).

[3]. 滕娟,王欣.粪便常规和潜血检测在临床患者与健康体检人群间的必要性分析[J].现代检验医学杂志,2009,24(2).

[4]. 邱少红.男性不育患者精液检查结果分析[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2,23(8):1281-1282.

编辑: 孙舒宁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黄疸相关文章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