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临床检验中静脉采血是一种比较广泛的操作技术,而在临床上通常会发生血液标本溶血现象,会对血液标本中的红细胞造成破坏,并影响到血清、血浆化学组成情况,继而会对血液检验结果的准确性造成较大的影响,严重者会延误诊断与治疗,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健康。
其中血液标本的采集与溶血发生现象有着紧密联系,为了有效的降低溶血发生率,提高血液标本的合格率,在静脉采血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选择正确的静脉血管采血部位
肘窝静脉产生的溶血率最低,可以使用直针或带翼针在肘窝部位的静脉(如肘正中静脉、头静脉和贵要静脉)进行进行静脉采血穿刺。对于静脉采血困难的患者,可以使用超声波检查法引导置入。
同时对抽血部位的局部皮肤进行评估,观察有无破损、疤痕、炎症及硬结等情况,选择最适合进针的部位进行采血,提高一次性抽血的成功率。
避免选择进行输液的静脉
若必须在输液侧肢体进行,穿刺点应低于该侧的输液穿刺点部位。采血标本时,若直接在输液处针头抽取,由于血液中混有药液而造成溶血,以及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与针栓衔接不紧,抽血时,产生气泡,容易导致溶血的发生,护理人员采血时一定要先仔细检查采血器是否处于完好的状态,多备 1~2 个,防止使用无负压的试管,避免在进行过输液的静脉处采血。[1]
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对穿刺点进行常规消毒处理,待消毒液变干后可开始穿刺,在未干的情况下就进行穿刺,容易导致溶血的发生。优先使用含>0.5% 洗必泰的酒精溶液进行皮肤消毒,如果患者禁忌使用酒精洗必泰溶液,也可以使用碘酒,碘伏或 70% 的乙醇。
尽量避免使用止血带或血压袖带
如果必须使用止血带,需正确掌握止血带结扎时间与松紧度,时间控制在 1 分钟左右即可。时间过长容易导致溶血发生。扎止血带后,肢体静脉回流受阻,静脉压力增高,如时间过长,易造成组织瘀血、缺氧,使红细胞破坏,引起溶血[2]。
不能用力拍打抽血部位
如血管隐藏不清可用热敷,或让患者休息片刻,重新选择采血部位,以增加穿刺成功率。需要控制好血液抽出血管与进入试管的速度。均需要符合国际标准真空采血需求。
特殊人群使用外周静脉留置针采血
对于儿科和静脉采血困难的成年患者,考虑通过留置的外周静脉留置针获得血液样品
在此之前,应至少停止输液 2 分钟,获得血液样品前,浪费 1~2 mL 血液。尽管如此,不建议在置入外周静脉留置针的过程中进行采血,因为这关联着更高的溶血率和虚假的实验室值。
提高采血的成功率
若静脉穿刺技术不过关,采血时定位进针不准,在同一部位反复进行静脉穿刺,针尖在静脉内反复移动,易形成局部血肿,造成标本溶血。
采用真空采血管
真空采血管内预制惰性分离胶能够快速分离血清且血清血多,其壁内存在硅酮以防止细胞附壁,这样离心时细胞就不会破碎,进而促进溶血发生率的降低。真空采血具有更短血流路径,减少了破坏细胞的机会,进而降低溶血率[1]。
注意患者情绪
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有些患者还未采血就特别紧张,这时应告知患者不要紧张,放松心情,转移注意力,否则会造成采血不畅,即使采出血来也会发生溶血[4]。
标本采集后应立即混匀并及时送检
应轻轻混匀,避免激烈摇晃,混匀的动作过大可使红细胞机械性破裂,造成溶血。标本放置时间过长也可导致溶血发生。若不能及时运送至检验科,或运送到检验科后不能立即进行检测,应把样本先进行离心后放置冰箱保存,若不进行离心,使血清与血细胞分离,也容易导致溶血的发生。
加强护理人员相关理论知识的培训
特别是应使护理人员了解溶血标本可能导致哪些检验结果异常,同时也应让护理人员了解不同检验目的的采血顺序对检验结果的影响[2]。
关注医疗器械质量
医疗器械不合格也可以导致溶血。如采血器具不合格引起的溶血现象。由于采血器具为一次性塑料制品,由于选购的质量不够合格,会导致采血管内部压力 异常,继而促使血液标本出现气泡而引发溶血现象的发生[3]。
参考文献:
1. 张美焕,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导致溶血的比较及护理对策,大家健康(下旬版),2017, 11(2)
2. 李美兰,周国花,俞石芳,潘夏蓁,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导致溶血的比较及护理对策,中国现代医生,2014, 52(3)
3. 王 荣,不同静脉采血方法导致溶血的比较及预防对策,中国医药指南,2017, 15(23)
4. 刘秀英,如何防止静脉采血中标本发生溶血,实用医技杂志,2007, 1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