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的抽血错误,你中招了吗?

2017-11-08 10:30 来源:丁香园 作者:Judy
字体大小
- | +

作为护士的你我,我想说如果输液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NO.1, 那么抽血就是我们的看家本领 NO.2 了, 大家都同意吗? 那么要想练好我们的看家本领 NO.2,就要求我们尽可能地避免抽血错误了。好了,常见的抽血错误,你中招了吗?请看以下的案例。

案例 1:

护士小王接到化验室的电话说她抽的 2 床生化血标本溶血了,小王一头雾水,郁闷的给病人重新抽血去了。相信作为护士的你们,也都遇到过血标本溶血的情况吧?那么血标本溶血都有哪些原因呢?

常见的引起溶血的技术原因

1. 对采血部位过度拍打;

2. 消毒剂未干燥即进行采血,穿刺不顺利;

3. 注射器采血时抽吸力过大或采血针头过细,负压过大;

4. 真空采血时标本过少,未采至相应试管容量,试管内残存负压造成了红细胞的破裂;

5. 用注射器采血不取下针头直接注入采血管,注射器中的血沫注入了采血管;

6. 混匀标本时过度振摇;

7. 全血放置时间长,标本突然受冷或受热。

常见的引起溶血的病理原因

1. 红细胞内在缺陷所致的溶血(多是遗传性的),如红细胞膜缺陷;

2. 红细胞外来因素所致的溶血,如化学毒物或药物,心瓣膜置换术后,血液透析后,体外循环所致的溶血

案例 2:

护士小佳接到了化验室的通知,让给 16 床病人重新抽血沉,小佳心想「不对啊,我抽血的时候感觉挺顺利啊,应该不会溶血啊,怎么还让我重抽啊?」于是小佳不服气的给化验室回拨了电话询问缘由,原来是小佳抽取的血沉血量不够。问题来了,大家都知道常见的检查项目都应该抽取多少血量吗?

检查项目

标本管

检查项目

标本管

血生化

4 mL

血常规

2 mL

血培养

10 mL

血沉

4 mL

凝血项

3 mL

糖化血红蛋白

2 mL

感染三项

5 mL

血型

2 mL


案例 3:

护士小优早上交完班就被护士长叫到了办公室,这是为什么事呢一大早的?原来是因为 3 床发烧了,39 度,小优遵医嘱为病人抽取了双部位的血培养,血是抽了,但是血培养瓶用错了。大家都知道血培养瓶分为五种颜色吗?具体都用于什么情况呢?

五种颜色的血培养瓶:紫色;蓝色;橙色;绿色;黄色

1. 标准成人血培养瓶:(厌氧:紫色   需氧:蓝色)

用于血液和体液中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有需氧瓶 SA 和厌氧瓶 SN。建议标本采集量 10 ml 的血液或体液。对象:未进行抗生素治疗的病人。

2. 成人中和抗生素血培养瓶:(厌氧:橙色   需氧:绿色)

用于已经进行抗生素治疗的病人的血液和体液中细菌和真菌的培养,有需氧瓶 FA 和厌氧瓶 FN,活性碳能中和标本内的抗生素。建议标本采量为 10 mL 的血样或体液。

3. 儿童血培养瓶:(黄色)

用于儿童血液和体液中细菌和真菌的培养,需氧培养瓶 PF, 活性碳能中和标本内的抗生素。 建议标本采量为 2~4 mL 的血液或体液。

新生儿: 0.5~1 mL;2 岁以下:1~3 mL;2 岁以上: 4 mL。

静脉采血的重点提示

1. 正确粘贴条码,条码标签上沿接近管帽下沿,条码朝上;

2. 正确选择采集容器,包括管帽颜色及容量;

3. 采样后迅速颠倒混匀平均 6~8 次,不要待所有血管都采完后再混匀,边抽边混匀,也就是抽完一管,摇匀一管;

4. 严格按采血量标识刻度采集样本,凝血及血沉样本量不符合则拒收;

5. 止血带捆扎时间最好在 1 分钟以内,最长不要超过 2 分钟;

6. 采样结束后尽快扫描条码确认采样时间。

常见的采血错误有哪些呢?

选择错误的采血容器;患者采血前的准备不恰当;输液同侧肢体采血;止血带捆扎时间过长,超过 1 分钟;在预留套管针的肝素帽中采集凝血检测标本;直接从中心静脉插管等预留管道中采血,而未做任何处理;从血液透析设备的相应通道采血,但选择的通道不恰当,或处理不当造成透析液混入血中。

不合格标本主要有哪些类型?

标本溶血;标本凝血或有小凝块;化验单与试管分离无法确认标本正确来源;

采血量少,不符合规定;标本转运或储存时间超过规定时限;其它由于标本污染、过于粘稠、浑浊等原因造成的无法检测等情况。

1. 采血后应该立即轻柔上下颠倒混匀采血管,血凝管 4 次,其它 5~10 次;

2. 正确的采血量为所规定采血量的+/-10% 的范围。其中凝血检测和血沉检测对采血量要求非常严格。

3. 严格控制血气、血氨、乳酸、血糖、电解质等的送检时间。

知识拓展

1. 血氨、血沉、血气分析、酸性磷酸酶、乳酸、血栓弹力图以及各种细菌培养,特别是厌氧菌培养等需立即送检;

2. 血糖和体液常规检查等需采样后 1 小时内送检;

3. 各种蛋白质类、电解质、色素类、激素类、脂类、酶类、凝血项、抗原、抗体等测定需采样后 1-2 小时内送检。

参考文献

1. 全国临床检验操作规程第四版

2. CLSI(美国临床和实验室标准协会)标准

编辑: 王妍

版权声明

本网站所有注明“来源:丁香园”的文字、图片和音视频资料,版权均属于丁香园所有,非经授权,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不得转载,授权转载时须注明“来源:丁香园”。本网所有转载文章系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且明确注明来源和作者,不希望被转载的媒体或个人可与我们联系,我们将立即进行删除处理。同时转载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近期热门文章
  • App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