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准确的评估肾功能的变化对于肾损伤的早期发现和治疗至关重要。肾小球滤过率(GFR)被认为是整体肾功能最有价值的指标。迄今为止,测量 GFR 通常依赖于外源性标记物(如菊粉、碘海醇和 125I-碘钛酸盐),或内源性标记物(如肌酐或胱抑素 C)的肾清除。菊粉清除率是「金标准」方法,但其昂贵且难以分析,需要连续输注和反复采血,仅用于研究工作。
美国核医学学会肾脏病委员会推荐 99mTc-DTPA 肾动态显像用于 GFR 的测量,在临床实践中被广泛接受。由于其肾清除率接近于菊粉,在评估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方程中使用其作为 GFR 的标准值。但 99mTc-DTPA 昂贵、使用麻烦,且不宜获得。临床中使用 eGFR 方程间接评估 GFR 变得更加普遍。
先前发表的用于 eGFR 的方程在亚洲人群中准确性有限。湘雅三院的研究团队利用 3 家代表性医院的 8571 名成人直接测量 GFR 的数据,开发和验证中国人群中 eGFR 的更准确方程。这个研究结果发表在最近的《国际肾脏病》杂志上。
作者将来自湘雅三院的患者分为方程模型开发集(1730 例)和内部验证集(1042 例),以其他医院的患者建立外部验证集(包括 5799 例),通过线性回归分析得出一个新的 eGFR 方程,见图 1。
图 1 湘雅新公式
并将新方程与 12 个基于肌酐的 eGFR 方程进行比较,发现在开发和内部验证集中,新方程具有高准确性、低偏差和高精度的特点。在外部验证集中,也证明新方程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因此新方程可以针对中国人群提供更准确的 GFR,可以取代现有 eGFR 方程用于中国人群肾功能评估。
笔者注:虽然作者团队利用大型人群建立了优势方程,但这种仅根据区域性代表人群建立的方程,对于中国这样地域广阔,慢性病分布差异较大的国家来说,很难说这个方程适用于整个人群。